啃文书库 > 鹅的三国 > 第224章 交州重饵

第224章 交州重饵


荆豫驰道,博望坡。

    马超驻马高处,观察周围地势。

    反复观察,心中也在计较。

    如果那时候自己率步骑千人离开关中来南阳,或许配合刘备,一战就能全歼夏侯惇、于禁。

    青州兵降军,可惜尽数落到了黑熊手里。

    马超反复分析、研究过黑熊壮大发展的过程。

    越发觉得,博望坡三千余青州兵俘虏让黑熊有了质变。

    从最初的战术打击,发展到了战略层次。

    博望坡上的马车队伍还在缓缓前进,蔡睦外罩鹿皮斗篷,内穿皮甲。

    亲自驾车,也观看附近山势变化。

    他前面的一辆车上,是乘机逃离许都的少府孔融。

    汉天子都是傀儡,管理帝室私产的少府更是徒有其名。

    车辆颠簸,孔融忍不住拿出陈群、袁涣的书信,都是委托他捎给刘备的书信。

    现在形势变化,孔融颇感荒诞,又觉得很有意思。

    对于袁绍、曹操,孔融都不待见,更别说董卓、公孙瓒、吕布之流。

    唯一能让他看重的,也就一个刘备,因为刘备守规矩。

    见孔融不时长叹,同车的小儿子就问:“父亲不是期待与刘豫州相见,怎么临近宛城,反而叹息?”

    对此孔融又是一声长叹:“刘玄德还是刘玄德,我已不是当初的我了。”

    见儿子不理解,孔融也没有解释,重新将陈群、袁涣的书信收纳。

    想到自己的前半生,孔融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。

    活了那么多年,离经叛道行为乖张,可就是不敢为蔡邕复仇。

    就连声讨、谩骂王允,他都不敢做。

    反而是黑熊,用最直接的手段,给予了王允最严酷的惩罚。

    当诛王允三族的消息传到他耳朵后,他甚至不敢再去见蔡贞姬姑侄两个。

    平日宴饮也只是聚集故交,不再招揽四方俊彦。

    马蹄声渐近,驾车的仆僮武士敲了敲车厢,孔融收敛情绪解开厚重门帘,探头去看。

    就见勒马随车而行的护卫骑士开口:“明公,刘豫州遣使迎接,就在前方豫山!”

    “距离豫山还有多少路程?”

    “约四五里。”

    骑士说罢拉扯缰绳远离马车,原地调头转向,又去队伍后面通告其他人。

    豫山,已设立帷幕。

    王修、简雍站在火堆前烤火,王修是孔融在北海时所举的孝廉。

    后来孔融被袁谭破城驱逐,王修被袁谭举为青州别驾。

    攻破孔融时,孔融仅以身免;妻妾儿女落在袁谭手里。

    孔融入许都拜为将作大匠,次年也就是建安二年出使河北,拜袁绍为大将军,趁机将家人带回许都。

    随后因杨彪逼迫曹操分权失败,孔融威胁曹操保住了杨彪兄弟的命,但也从将作大匠转为虚职少府。

    孔融是杨赐的门生故吏,所以杨家与孔融的关系十分亲密。

    现在兜兜转转,王修却先一步来到南阳。

    原本是想安置好袁谭后听从崔琰、孙乾的规劝,返回关中为黑熊效力。

    结果荆州的事情有些复杂,王修暂时难以脱身。

    周旋之际,没想到孔融竟然弃官逃遁。

    袁谭跟孔融有怨,可王修没有。

    马超先抵达豫山,只是出乎预料,不管是王修还是简雍,都对马超不是很热情,不像许都士人那样。

    见遭遇轻视,马超也不气恼,只是安排人手休息、喂马。

    反正这次他打定主意返回关中,赵云这样的外人都能拿到五千骑乌桓俘虏的回报,他可不觉得自己会比赵云差。

    黑熊给他的印象很奇怪,只要可以谈,那就会跟他谈。

    彼此之间几次协议破灭,要么是因为外部形势变化剧烈,要么是自己没做到位。

    反正黑熊没主动谋害过他,对此马超很是敏锐,可以确信。

    否则就关中这样的地形,他又带着那么多财物,真想留住他,他根本走不了。

    眼前王修、简雍的的轻视,马超神情自若。

    孔融马车靠近,王修、简雍等十几名与孔融有旧的官吏、士人快步去迎。

    王修站在前排更是屈身长拜,情绪激动:“文举公!”

    “竟然是叔治?”

    孔融惊喜,快步上前搀扶王修,上下审视见王修瘦了许多:“叔治可是相伴袁显思至此?”

    “是,仆与袁显思君臣情谊将尽。

    王修抓着孔融的手:“文举公怎就出走许都?”

    “我专程为伯喈兄藏书而来,曹孟德知我无所害,故做不知,使我才能安然到此。”

    孔融说着自嘲笑笑,他的统兵、执政能力已经经过检验,是真的不行。

    这时候王修才介绍简雍,简雍与孔融早就相识,只是彼此不是那么的熟悉。

    简雍谈笑风趣,引着孔融、徐干与王修入帷幕之中。

    随着帷幕合拢隔绝外部视线,孔融脸色也松垮下来,问王修:“叔治,此荆州多事之际,叔治欲有何作为?”

    王修为孔融端来一碗茶,低声讲述:“原本送袁显思到南阳,就想返回关中。崔季珪、孙公祐皆劝我效力关中,有益于三方盟好。只是到南阳后,就听闻黑镇北解救男女、孩童二十余万口,诛王子师三族,以及捕斩胡虏十万级。”

    孔融端茶饮一口,就问:“可是担忧黑镇北如似电光火石?”

    王修轻轻点头,又说:“此微末小事也,仆所虑,是黑镇北强横无匹,昔日之盟,恐难再有约束之力。”

    孔融又饮一口茶,重新打量王修:“叔治何必瞒我?可是荆州有变?”

    王修不语去看简雍,简雍回答:“非是荆州有变,是交州生变。”

    见孔融看过来,简雍干咳两声讲述:“交州牧张津为土兵袭杀,交州无主。刘镇南持节统御荆扬交益四州,予以镇南幕府从事,零陵赖恭接替张津。”

    孔融听了皱眉:“张津是奸佞小人,刘表也好不到哪里去。”

    他认识张津,彼此第一面就交恶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他是杨赐征辟的掾属,十八年前,何进新拜为大将军并开府。

    孔融奉杨赐命令去送拜帖庆贺,张津是何进乡党,与其他一些人负责接待。

    收了杨赐的拜帖,却没有招待孔融,更没有给回帖。

    孔融当场抢了拜帖就跑,张津这伙人带着剑士就要追杀,因其他宾客规劝,何进才阻止追杀,派人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。

    简雍忽略了孔融对刘表的点评,继续说:“而伏波将军另有意见,恰逢袁司隶率兵入南阳,故欲举荐袁司隶领交州牧。”

    孔融听了不觉得意外,扭头看王修:“袁显思是何心意?”

    “文举公,交州吏民素来遵从朝廷诏令。刘镇南所持天子旌节乃李傕乱政时所赐,故难以服人。这些年交州多次出兵进扰荆南,若是刘镇南表任,那交州吏民岂敢轻易信服?”

    王修说着口风一转:“可若是得到朝廷诏令,那袁显思单骑可得交州。如今袁显思麾下精锐四千余,若得朝廷诏令,自可从容领有交州,坐享南海之利。”

    孔融听明白了,袁谭很动心,只要拿到许都朝廷的正式诏命,袁谭就会抛弃刘备,去交州赴任,进而与刘琦达成联盟。

    交州可是乱世小天堂,又有刘琦举荐,袁谭怎么可能拒绝?

    跑的远远的,管你中原怎么打,未来天下将定,举交州请降,仍旧不失公侯之位。

    保底的公侯之位,谁不动心?

    虽说交州文化落后,与中原交流困难……可你在交州,饿不着也冻不着。

    再说现在的中原,又有什么好交流的?

    别说袁谭,孔融都有些心动。

    一般人也压不住交州,交州吏民如今只认汉末有名的那批人。

    像刘表企图举荐的赖恭,交州人可不会把这人当回事,值得交州人重视的,怎么也得是孔融、袁谭这个级别。

    孔融也知道袁谭身上干系重大,刘备会放袁谭去交州躺平?

    不提袁谭麾下的军队,光是袁谭对汝南地区的影响力,就价值一万人。

    从曹操那里拉来一万人,己方增加一万人。

    这一增一减,双方兵力差额可是两万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袁谭的统兵能力,如何配合刘备进伐中原,袁谭是可以独当一面的。

    别看袁谭面对黑熊时灰溜溜的跑了,当年统兵征伐青州时,打的可猛了。

    到现在,孔融都不想再见到袁谭的那张脸。

    袁谭想去交州,许都朝廷也想将袁谭与刘备剥离。

    孔融感觉这件事情无法阻止,除非杀了袁谭。

    皱着眉头,瞥一眼简雍,又看王修:“既然袁显思心意已定,我想曹孟德必然有成人之美。叔治还留在南阳,是在担心什么?”

    王修也看一眼简雍,用无奈语气回答:“袁显思有求于人,他行事敦厚,不屑于诡诈之术。仆恐袁显思为人所算,故不敢轻离。”

    简雍干咳两声:“叔治,如今阻挠袁显思的是零陵赖恭、长沙吴臣。玄德公虽然遗憾,却不会妨碍袁显思去留。”

    孔融听了点头:“玄德乃仁义之人。”

    王修苦笑:“仆非质疑玄德公,而是形势诡诈,由不得我等,也由不得玄德公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起身为孔融重新斟茶,解释说:“黑镇北神勇异常,中原之士顾虑荆州、关陇联合,近来多有策士入荆州。就连玄德公,也忧虑黑镇北骁猛难制。昔日之盟,随时可破。”

    王修再次长叹,转而询问:“文举公可有赴襄阳之意?”

    “除非祢正平复生,否则刘表死时,我才会奔赴襄阳,送他一程。”

    孔融神情不快,讲述自己的行程安排:“我借道荆州,与玄德一叙后,就会经武关道入关中。待修治伯喈藏书,操持贞姬婚事后,我这等人于世无用,不若隐居南山了却残生。”

    说着,孔融摇头笑笑:“曹孟德之算计,我略有所知,只是不便多言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kenwen.cc/book/473076/18275241.html)


1秒记住啃文书库:www.kenwen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kenwen.cc